产后妈妈如何进行产后盆底修复?孙女士三月前自然分娩生下女儿,初为人母的喜悦很快被随后的麻烦冲淡了。分娩两个月后,孙女士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总是不由自主有尿漏出来,情绪极受打击。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后,发现她是分娩后导致盆底肌损伤导致尿失禁。
大多数女性对于自己产后身材的恢复十分重视,但对于由怀孕和分娩引起的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健康的盆底功能损伤问题却知之甚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妇产科吕主任介绍说,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期激素的变化,还有妊娠期随着子宫内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增大,重力作用,对女性的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受生育、疾病、衰老等因素的影响,30岁以上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高达40%~50%。
产妇在分娩后如果不做任何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韧带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到了中老年后,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有的甚至发展到子宫及盆腔脏器脱垂。
吕主任表示,产后42天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这一阶段的妇女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尿失禁、子宫及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生物反馈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引进的有效防治及治疗手段。